校领导应邀出席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并发表演讲[图]

校领导应邀出席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并发表演讲[图]

[发布时间]: 2017年06月28日

  6月24日至26日,2017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在郑州大学举行。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创新创业教育盛会,来自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近200位高校领导、全国500多所高校代表,200多家企业代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代表等1700余人会聚一堂,共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等出席首届年会。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创业学院院长朱健应邀出席年会并在年会校长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朱健在题为“在开放融合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演讲中,主要谈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格局和作为高校个体如何从六方面着力推进开放融合。  

  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格局,朱健首先分享了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升华。朱健指出,在实践中发现中国大学生创业主要有三种形态。一是科技型创业。这类创业改变业态,改变世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如互联网金融、生物医药等。研究型大学培育创业者和未来企业家,应该主要引导学生从事科技型创业。二是技能型创业。这类创业基于个体和团队的专业技能,服务于一个区域或群体,如开办宠物医院,创办小型设计公司等。研究型大学部分学院,以及省属高校培养创业者,可更多着眼学生从事技能型创业。三是生存型创业。这类创业在于个体有吃苦耐劳精神,技术含量和门槛低,如快递、小餐饮企业等。高职院校培育和培养学生开展创业,除一部分从事技能型创业外,相当一部分可定位在生存型创业类别。三种形态的创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需要的。然而,基于不同形态的创业导向,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同时,朱健也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及不同学校对创业教育的定位做了分析。 

  作为高校个体,如何推进开放与融合,朱健从办学格局、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践体系、师资队伍、资金支持六个维度逐一展开分析高校的使命与需要充分整合校外的资源。他指出,开放需要高校更多关注政府与社会的期待,但是开放并不意味着放弃高校的责任,高校需根据自身的情况,规划好学校发展的蓝图。 

  朱健在演讲最后呼吁:“我们要以创业的精神来办高校创业教育”,我们的共同目标是“让创新成为凝结在学生血液中一种精神!让创业成为学生生命中一种力量的迸发!”他提出做创新创业教育既要我们有“一年做十件事”的能力,也要有“十年做一件事”的毅力,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赵旭等同行参加了此次年会,并在分论坛介绍了交大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经验。 

 

[作者]: 马腾飞 
[摄影]: 
[供稿单位]: 校团委

版权所有:2017年 上海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 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沪交ICP备20180221

技术支持: 上海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