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代表团参加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图]

 

10月10日至11日,“2013年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暨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在合肥开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有关司局、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安徽省教育厅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首批“985”九所(C9)高校负责人,澳大利亚八校联盟(Go8)、美国大学联盟(AAU)和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负责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以及香港三所大学校长出席会议。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率团出席并作两场报告。会议签署了旨在阐释现代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与使命的《合肥宣言》,与会方将携手共同推进研究型大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以及大学对社会的贡献。

  研讨会以“面对变化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责任与作为”为主题。张杰代表上海交大作了题为《制度激励—大学变革的选择》的报告。报告指出,社会发展的活力在于创新,大学是创新的引擎和源泉。大学发展的深层动力,源于师生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大学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制度激励不断激发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一流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建成卓越的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文化创新体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创新力。报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上海交大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通过制度激励的方式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成效。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以“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为主题展开讨论。张杰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的发展历程,并指出,这段历程记录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段历史,弥足珍贵。他通过三位中国大学校长的事例,表达了对为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奋斗与创新的中国大学校长们的敬意。在题为《在线教育时代的上海交通大学》的报告中,张杰指出,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对大学的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强烈冲击。因此,中国大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的MOOCs要发展自己的模式,不仅要大规模开放,而且要实现高质量资源的共享,C9高校要在推进MOOCs发展、把中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张校长还介绍了上海交大近年来在线教育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据了解,“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于2003年由首批进入“985工程”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9所高校共同发起,旨在推动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探讨问题、交流经验,推动校际合作。首届研讨会于2003年在清华大学举办,我校曾在2004年承办该会议。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由各校轮流承办。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立于1997年11月,是由国内各地包括香港地区的十所知名大学组成,成员有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按简体汉字笔画数排序)。2009年在西安举办的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年会上又吸收了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联谊会成员现有12所大学。

    校办、规划发展处、研究生院、教务处、211/985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版权所有:2017年 上海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 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沪交ICP备20180221

技术支持: 上海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