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年06月30日
6月3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在闵行校区隆重举行。2013届毕业生们带着母校的祝福和期望,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校党委书记马德秀,校长张杰,校党委副书记、医学院党委书记孙大麟,校党委副书记朱健,常务副校长林忠钦,副校长吴旦、黄震、梅宏,校长助理徐学敏,导师代表洪嘉振、吴静怡、毛军发、傅育熙、王立河、武向平、马小京、陈接胜、王杰、叶德全、王先林,我校1980级动力机械工程专业校友、海军装备研究院院长、我国舰船系统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海军少将汪玉和毕业们一起共同度过这一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毕业典礼由黄震主持。
张杰代表学校向2013届毕业生表示祝贺,并作《在成长中选择坚守》的主题演讲。张杰和毕业生们一起回忆了他们在交大度过的点点滴滴,肯定了他们在大学里的卓越表现。“你们能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体验事业的艰辛和成功的欢乐;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不断经受磨砺锻炼健康成长;有激情、有梦想、有毅力、有担当,始终胸怀远大志向,同时葆有一颗赤子之心;面对逝水年华,能够真正做到青春无悔。”张杰阐述了大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勉励毕业生“在成长中选择坚守”。张杰说:“无论时光如何变幻,我们内心深处总要坚守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无关金钱、权力和地位,但关乎思想、精神和道德,更关乎良心、公平和正义。大学是这些人类永恒主题的守护者,经过大学浸染的人应该是这些理念的坚定实践者和追随者。”张杰希望毕业的交大学子,不仅要有能力,更要有操守,心怀感恩、勇于担当、恪守底线、慎始敬终,向着真理之光,扬帆起航。
一年又一年,无数交大学子在国家建设的各个战场奉献青春。朱健宣读了《2013届赴中西部地区重点单位和基层单位就业、自主创业、参加西部计划本科生和国防生名单》。
校友代表汪玉回顾了自己在交大度过的难忘岁月,并与毕业生们分享了自己离校26年来的感悟。他寄语毕业生确立战略意识,热爱事业,勇于坚持,尽快找到展示青春风采、展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在人生旅程中越飞越高。
毕业生代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白泽宇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代表全体毕业生感谢母校和老师的辛勤培养,并表示将把青春的回忆、成长的记忆永留心底,在新的人生旅程中建功立业,成就无愧于交大、无愧于国家的事业。
在吉祥、欢快的乐曲中,2013届毕业生身着学士服依次走向主席台,马德秀、张杰等校领导和导师与他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并为他们拨动帽穗,合影留念。
毕业生代表、国际教育学院波兰留学生柳寒岩和化学化工学院陈贝灵代表全体毕业生向母校赠送礼物。这份礼物是在2013届毕业生生活园区种下一棵“香樟树”,寓意感谢母校“立德树人”,并石刻原创诗歌一首;同时,他们还送给母校一份特殊的礼物——“最后一份作业”。毕业生最后一次走进金工实习车间,用钢板加工雕刻出来两棵树,“未来,这份作业将代替我们留下来,陪伴母校,守护这个我们曾经生活、学习、奋斗过的地方。”马德秀、张杰接过这份特殊“作业”,非常感动。马德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们扎根、成长在交大,奉献在所有需要你们的地方。”张杰希望毕业生“记得交大是你们永远的家,常回家看看!”
最后,2013届毕业生全体起立,向母校许下庄重的毕业誓言。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在全场齐唱的“歌唱祖国”中圆满落幕。
毕业典礼前,校领导马德秀、张杰、朱健、吴旦、黄震、张安胜、徐学敏等与2013年赴中西部国家重点单位和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代表见面。马德秀寄语毕业生“祖国,终将会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希望毕业生们把个人理想和价值追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志存高远,不畏艰难,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张杰希望毕业生们牢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心怀感恩,勇担责任,保持激情和梦想,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期待着你们成功归来”。
据了解,毕业前夕,学校开展了以“这些年,我们的故事”为口号,以“怀念与感恩、青春与激情、使命与责任、勇气与梦想”为模块的毕业季系列活动,开展“老中青三代校友畅谈‘我的中国梦’系列毕业生远航教育”讲座近三十场,参与的学生达到了六千余人次。提倡理性抒发毕业情绪,用新颖、积极、文明的方式纪念大学生活。从毕业生的心理出发,激发创意——为宿舍阿姨拍一组艺术照;搭建新的平台——定制个性邮票、设计主题合影墙迎合同学们求新、求变,追求时尚的诉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毕业生VOS晚会、毕业生寝室风尚大赛为毕业生回忆大学、纪念青春的心情找到落脚点。
目前,本科生就业率约95%,继续深造率约60%。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引导工程,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推动毕业生海外实习和就业,引导毕业生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截至2013年6月27日,志愿到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就业的人数为2160名,全校就业引导率超过50%,其中超过280名毕业生赴中西部地区国家重点单位就业,100多名同学到部队工作,15名同学当大学生村官或选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