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文化研究中澳双边高端论坛在闵行校区陈瑞球楼333会议室举行,来自墨尔本大学、昆士兰大学、莫纳什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近50名专家学者围绕“交流与融合”的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和圆桌讨论,同期成立总部设在学校的中澳文化研究会。副校长张安胜、文科处处长叶必丰教授、国际交流处副处长郭亮、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宁教授、媒体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单世联教授、人文学院高有鹏教授、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龙根教授、院长胡开宝教授、澳大利亚驻沪总领事梅耕瑞先生、外交官员杜玮遥女士等出席会议。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中心主任彭青龙教授主持会议。

 

 

       开幕式上,张安胜代表学校向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他在致辞中指出,国际化是上海交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之一,学校与包括澳大利亚G8在内的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密切合作的关系。文化研究是上海交大六大重点领域之一,学校鼓励和支持专家学者就文化研究前沿开展跨国界、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研究。澳大利亚驻沪总领事梅耕瑞先生在发言中高度赞扬论坛的成功召开,期待上海交通大学与澳大利亚大学之间开展更多优势互补的学术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郭亮和胡开宝也先后在开幕式致辞。

 

 

 

       在主旨演讲中,四名中澳知名学者分别从跨学科的角度交流了文化研究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江学者王宁教授做了“全球化与中国文化身份认同研究”的报告,他认为经济、文化全球化对身份认同产生巨大冲击,中国学者应该勇于担当起建构中国民族或者文化身份的责任,建立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话语体系。墨尔本大学从事英语与戏剧研究的肯·格尔德教授则从“人类世”背景出发,论述了文化研究的新趋势,提出“绿色”文化研究需要重新思考美学与实践、消费资本主义、生态及身份等概念之间的关系。科廷大学的迈克尔·基恩教授以“数字中国与共享经济”为题,探讨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品牌形象建设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上海戏剧学院孙惠柱教授在报告中修正了文化研究的重要概念,强调表演是跨文化交流的最有效的方式,鼓励中澳之间积极开展在戏剧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在圆桌会议环节,与会学者的发言精彩纷呈。澳大利亚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士、昆士兰大学大卫·卡特教授从宏观角度介绍了中澳文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的新趋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江学者、南京大学的何成洲教授提出了一种跨文化主义的东亚范式,强调文化联合、共享与互补的重要性。澳大利亚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士、墨尔本大学教授凯特·多伦-史密斯教授从文化历史与文化记忆两个方面,介绍了中澳文化研究的最新动态。昆士兰科技大学基恩·伯吉斯教授探讨了数字媒体与文化研究领域内的一系列新兴研究领域。青年长江学者、上海大学曾军教授概述了视觉文化领域的四大研究范式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清华大学澳研中心主任王敬慧教授通过对澳大利亚两大移民作家的对比研究,揭示了人道主义应对移民与难民问题方面的价值。迪肯大学的大卫·罗伊教授通过案例和数据,论证了国际学生在中澳文化及外交关系中扮演的独特角色。莫纳什大学的贾斯丁·欧克纳教授从文化经济的角度,讲述了文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院周敏教授基于网络炫富消费报道,透析了中国炫耀性消费现象在文化政治层面的影响。阿德莱德大学的诸葛漫教授以澳大利亚土著语言领域为例,简述了语言多样性及语言复兴在道德、美学、文化及经济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单世联教授从文化失败、文化革命与文化复兴三个维度,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演变脉络。高有鹏教授在发言中梳理了中国神话时代划分的新理据。华东师范大学朱晓映教授向与会者分享了女性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最后,作为论坛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彭青龙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这是国内第一次举办的文化研究中澳双边交流活动,彰显出高端、前沿和交叉的特点,包括四位院士和多名长江学者的精彩发言必将进一步推动文化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会后一致同意成立中澳文化研究会,选举了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担任会长,并对未来几年的学术活动进行了交流和谋划。会议在掌声中圆满落幕。

 

 

 

 

[作者]: 彭青龙
[摄影]:
[供稿单位]:

版权所有:2017年 上海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 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沪交ICP备20180221

技术支持: 上海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