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图]
系列科艺活动同期举行
[发布时间]: 2016年11月29日
今年是“宇称不守恒”发现60周年,也是李政道先生90华诞。11月28日,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国家科技部代表叶玉江、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高润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主任谢心澄,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葛大维、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上海市教委巡视员蒋红、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蔡永莲、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等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相关单位代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Frank Wilczek,李政道先生长子、李政道图书馆馆长李中清,东京大学“科维理”宇宙物理学与数学研究所主任村山齐;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周先意、兰州大学副校长曹红等兄弟高校代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叶铭汉以及数十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院士参加系列活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出席李政道研究所成立仪式并讲话;张杰在“宇称不守恒与中微子物理国际科学研讨会暨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展览会开幕式”、“宇称不守恒与中微子物理国际科学研讨会”上致辞,并出席李政道90华诞座谈会。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忠钦、副校长吴旦、党委副书记朱健分别出席、主持相关活动。来自海内外的科学家和艺术家、CUSPEA学者、䇹政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共同参加活动。
李政道研究所宣告成立,致力于做物理学领域“领跑者”
李政道在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4年12月,李政道给中央领导写信,建议参照对世界科学发展有巨大影响的玻尔研究所在中国建立一个世界顶级研究所,吸引一群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形成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励炼一批属于我国自己的顶级科学家,推动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重大发展,这个建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依托单位,深入调研、充分借鉴世界顶级研究机构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李政道研究所的建设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论证。11月28日下午,李政道研究所成立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隆重举行,高润生主持仪式。
姜斯宪致欢迎辞,对中外嘉宾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姜斯宪表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李政道先生倡议在中国建立类似玻尔研究所的研究基地的重要批示精神,经过一年多的深入探讨,今年5月,教育部、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批准同意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李政道研究所”,并由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上海市共同支持建设。这既是国家与上海市努力打造世界级研究机构的有力举措,也是把上海建设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更是上海交通大学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李政道先生的家族与上海交通大学有着深厚情谊与不解之缘,上海交通大学将全力支持李政道研究所对标国际顶级研究机构,努力发挥各方优势,逐步成为汇聚国际学术大师、顶级科学家和拔尖青年学者的交流平台,努力培养出一批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顶尖学者,产出一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科技成果。
李中清代表李政道先生致辞。李中清表示,一直以来,李政道都十分关注李政道研究所的筹备、建设,他代表李政道先生对该所的成立表示祝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丹麦玻尔研究所等国际顶尖研究机构汇聚了一批杰出科学家,产生了一大批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为推动世界物理学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李政道一直希望中国也有这样一个研究机构,能够在推动中国科学走向世界的同时,产生具有历史影响力的重大学术成果。在各方的努力和支持下,李政道研究所宣告成立,这使李政道先生感到非常欣慰。他希望李政道研究所能够建立一流的学术环境,吸引和培养国际顶尖学者,积极探索最深刻的自然规律,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张杰对李政道研究所进行了介绍。李政道研究所是国家正式批复的从事前沿基础物理研究的国家级新型研究机构,由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牵头,联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支持;是支持上海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试点。李政道研究所建设期由上海交通大学承担建设任务,将参照国际成功经验,通过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全球顶级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创造世界一流的研究环境和氛围。研究所建立初期将设立基本粒子物理、天文与宇宙学、量子科学与技术三个相关的研究分部。张杰表示,近十年来,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建设了粒子天体物理与宇宙学、高能粒子物理、量子物理、等离子物理、光学、统计物理和计算物理等多个基础学科,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或领先的重要成果,实现了物理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为承建李政道研究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李政道研究所的依托单位,将以最大的热忱投入工作,用最大的努力完成将李所建成世界顶级的前沿基础研究机构的任务。
林建华代表兄弟高校致辞,向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林建华表示,李政道在学术、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同时也十分关注年轻学者的发展。上世纪20年代末,在李政道的倡议下,中美两国建立了学术交流项目,先后有1000余名有志于学术的中国年轻学子赴美学习,如今,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中流砥柱。同时,李政道还积极促成美国顶尖研究机构培养高能物理方面的年轻人才、促成中国多项科技工程的建设,李政道一直站在全球发展的视角培养人才,相信李政道研究所能够成为全球顶尖人才交流的平台,对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各兄弟高校期待将来与李政道研究所的深度合作。
村山齐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李政道研究所的成立能够为日本相关研究机构的建设提供借鉴。他介绍说,在以前,全球人才的流动受到语言、地域、文化背景等的限制,不利于科学的繁荣发展。科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学科,要推进科学演进,就要推动科技人才的流动。李政道研究所在中国成立,承担了汇聚顶尖人才、促进全球合作的重要职责,虽然研究所设在中国,但希望全球科学家都能为研究所的建设奉献力量。希望李政道研究所能够打破国界,吸引众多有志于科技发展的顶尖科学家,也希望研究所能够为全球提供资源,分享重要科技成果,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FrankWilczek回忆了李政道对于自己走上学术道路的影响。他说,当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读到了李政道的一篇论文,激发了他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他曾有幸与李政道一起共事,李政道对科学的执着和活跃的思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政道研究所的建立,既是李政道的倡议,也是未来科学发展的需要。现在的中国有着很好的科技发展环境,很多中国科学家和中国学子也都致力于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李政道研究所与丹麦波尔研究所等国际顶尖研究机构一道,推动物理学等学科向更深更远发展,更好地为造福人类而服务。
葛大维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战略部署。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希望能够在遵循科技创新规律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优秀科技创新经验,走出科技创新新路子,提升国家的创新和影响力。李政道研究所的建立是国家在科技体制、机制方面创新的有益探索,该研究所有望建设成为全球顶尖科研机构,汇聚一批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形成引领科技发展的“上海学派”。上海市将全力支持研究所的各项工作,也相信上海交通大学能承担起李政道研究所的各项建设任务,早日实现建设目标,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做出贡献。
谢心澄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李政道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谢心澄指出,李政道十分关心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上世纪80年代,李政道倡议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年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化战略研究,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鼓励原创,统筹科学规划,李政道研究所的建设目标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建设思路正好相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进一步对李政道研究所进行资助和支持,助力该研究所早日为全球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叶玉江在致辞中表示,很荣幸能够见证李政道研究所成立这一历史性时刻。历史经验表明,科技发展是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前两次工业革命期间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落后于世界各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很多重要的学科领域达到了世界前沿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要求,目前上海正全面推动创新改革实践,李政道研究所对于上海的创新驱动发展意义重大。该研究所将凝聚顶级大师和学者,在中央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以国际化事业国际化视野演进科学精神、创新体制机制、培育顶尖科学家,希望上海市大力支持李政道研究所建设,落实相关配套设施和资源,促进一期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致辞环节结束后,姜斯宪、张杰、叶玉江、谢心澄、李中清、Frank Wilczek、葛大维、朱启高、蒋红共同为李政道研究所揭牌,宣告该研究所成立。
李政道先生是开创华人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巨擘,是满怀热忱推动中国科教事业发展的炎黄赤子,是倡导科学与艺术相交融的智慧使者。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与李政道先生多年前就因为物理而结缘,多次得到李先生的指点与提携,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李政道先生开创并起始于1979年的中美高能物理合项目中,张杰院士曾担任过3届中美高能物理合作联合委员会会议的中方代表团团长。在张杰院士赴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之时,李政道先生专门为年轻的校长准备了语重心长、充满智慧的寄语,并当面叮嘱。正是在长期的交往中,共同点使命,促使两人成为了忘年好友。
改革开放以来,李政道就一直与上海交大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往,其创立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吸引了多位上海交大教授加盟,也有几十位交大学子成为其推动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和博士后制度的受益者。1987年,李政道受聘上海交大客座教授,此后多次访校授课。至1998年,李政道捐赠个人积蓄,以其夫人和他本人名字命名,建立了“秦惠䇹-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也就是“䇹政基金”,用于支持高校优秀本科生开展科研见习。
李政道先生的家族与上海交通大学也有着延续三个世纪的深厚渊源。李政道先生满怀信任与期翼,于2011年决定,将其毕生积累收藏的各类科学文献、研究手稿、通讯书信、书画作品,以及荣获的诺贝尔奖章、证书和其他各类获奖证书等珍贵资料,悉数捐赠给上海交大,正陈列于闵行校园内的李政道图书馆,这也已成为培养师生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的重要基地。
顶尖学者研讨物理学新进展,科艺交融展现科学大师“才”与“情”
时光荏苒60年,为何没有磨去宇称不守恒理论的光辉?国内外中微子物理研究领域的最前沿是什么?或许这些问题很难回答,但在2016年11月28日举行的“宇称不守恒与中微子物理国际科学研讨会暨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展览会”后,或许会对这些问题有全新的认识。在此次活动中,世界顶尖学者、海内外艺术家汇聚上海交通大学,不仅为学子们带来物理学研究的前沿讲座,亦带来国内外顶尖艺术家的讨论交流,更为社会公众奉上数十件科艺佳作。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李政道先生长子、李政道图书馆馆长李中清教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蔡永莲副主席等出席“宇称不守恒与中微子物理国际科学研讨会暨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展览会开幕式”,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主持开幕式。
张杰代表上海交通大学致欢迎辞,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张杰表示,60年前,物理学界公认基本粒子的运动规律在宇称变换下保持不变,即满足宇称守恒。直到1956年6月,李政道和杨振宁首先提出关于基本粒子参与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引发了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革命。两位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着无数科学工作者,引导他们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积极探求真理,希望本次“宇称不守恒与中微子物理国际科学研讨会”能够汇聚科学家们多年来的探索成果,交流物理学发展的最前沿。张杰同时还介绍说,李政道先生认为,科学与艺术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在科学与艺术之间牵线搭桥,倡导科艺融合,后续举办的“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展览会”也将从科学、艺术两个维度彰显科艺交融的美妙世界。
李中清代为宣读李政道先生对本届科学与艺术活动的贺信,并以家人的视角与与会者分享了李先生的艺术人生。在李中清宣读的致辞中,李政道先生表示,物理学理论与客观世界联系非常紧密,前者从客观世界中推演而出,后者的探求则影响着物理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在对客观世界的探索中,科学家们也许会发现完全没有预想到的可能性,希望科学工作者能够敢于质疑,追寻真理,也希望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与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深度交融,成为激发人类不竭创造力的源泉。李中清还介绍说,李政道“科学家”和“教育家”的身份一直以来都广为人知,很多人也许并不清楚,李政道几十年来利用工作之余的零碎时间作画,创作了大量作品,在艺术上也深有造诣。
蔡永莲代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致辞。蔡永莲表示,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享誉海内外、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也是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重要支撑。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一直以来,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在促进科技普及,激发全社会的科技兴趣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李政道先生是上海科协的荣誉委员,他积极倡导科艺融合,推动设立上海国际科学艺术展,展现科艺融合的风华和潜在魅力。本次活动是科学与艺术界的一次盛会,科艺爱好者可以在这里与国际顶级学者对话,聆听他们讲述科技最新前沿,感受科艺交流的魅力,提升公众的科艺文化修养。希望科学与艺术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李政道先生就与吴作人、李可染、黄胄、华君武、袁运甫、吴冠中等中国顶尖艺术家共同探讨科学话题,进行艺术创作,诞生了一批享誉科、艺两界的艺术精品。在其万物相通、科艺交融思想的影响下,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画家刘巨德教授创作了一幅寓意深刻的主题画作《恒•东方》。张杰院士、刘巨德教授为主题画作揭幕。《恒•东方》画面由天空、太阳和大海构成:李政道先生在研究宇称不守恒问题时的思考手稿化为天空中隐约闪烁的星辰,孕育着无限希望;宇称不守恒理论如朝阳一般,给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大海带来了光明;中微子则在大海中自由遨游。
开幕式上,朱健教授公布了“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获奖名单,并邀请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Norman Christ教授为获奖代表颁奖。
开幕式最后,嘉宾共同欣赏了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展览会。本届展览会以“宇称不守恒与中微子物理”为主题,展出艺术大师、专业艺术家和年轻学生的作品约40件,涵盖雕塑、摄影、油画、版画、水墨画、水彩画等形式。东京艺术大学前任副校长伊藤隆道教授的雕塑作品,以不对称螺旋组合不规则地变幻出上升的光和下降的光,达到不可思议的错觉体验;而意大利皮埃蒙特艺术协会主席里卡多•卡德洛的雕塑作品,则以两条独立的螺旋结构曲线在空中纵向延展并不对称地倾斜,寓意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之伟大发现。
开幕式后,在李政道图书馆大厅和李政道报告厅分别举办了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和宇称不守恒与中微子物理国际科学研讨会。
其中,在科艺座谈会上,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巨德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何小刚教授、东京艺术大学前任副校长伊藤隆道教授、中国国家画院李庚研究员、意大利皮埃蒙特艺术协会主席里卡多•卡德洛先生、清华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先后作报告,展现了艺术家广阔的科学世界和科学家绚丽的艺术世界。其中,刘巨德教授表示,“李政道先生告诉我们艺术与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告诉我们天地之艺物之道,告诉我们文化是文物化新,告诉我们艺术和科学都是对称与不对称的巧妙组合”,在报告中,刘教授指出“科学家的想象通向天理,艺术家的想象则通向人性,两者结合,共同培养出美好情感和创造美好情感的才能”。
同时举行的“宇称不守恒与中微子物理国际科学研讨会”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Frank Wilczek教授、美国科学院Sylvester Gates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等十余位中外顶级学者做报告,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交流宇称不守恒与中微子物理领域的最新进展。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对于建立描述基本相互作用的标准模型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针对中微子的研究则有助于发现超出标准物理的现象与规律。相关探索表现出人类对宇宙奥秘孜孜不倦的追求。
交大励志讲坛讲述物理学大师的“赤子情怀”
李政道是一位国际顶尖的物理学大师,也是满怀热忱推动中国科教事业发展的炎黄赤子,他不辞劳苦、殚精竭虑,先后促成中科大少年班的成立,创立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简称CUSPEA),倡导成立中国博士后了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拿出私人积蓄设立“秦惠䇹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即“䇹政基金”)。
在上海交大励志讲坛“李政道90华诞座谈会”中,李政道的学生及同事、哥伦比亚大学教授Norman Christ致辞发言,畅谈李政道对于物理学的贡献;随后,专家学者围绕“学术探究”、“人才培养”两个主题,讲述了李政道先生的赤子情怀。
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甘子钊院士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和生院士同大家分享了李政道对物理学以及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贡献。
甘子钊回忆了自己与李政道先生共事的经历,他说,在和李政道接触的过程中,他深切地感受到李政道把追求真理、报效祖国一生的追求。他推动了物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孜孜不倦地探求真理,对任何新东西都保持好奇,同时,他也一直挂念着自己出生的这个国家,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推动国家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甘子钊表示,李政道的对待真理和祖国的态度,永远激励着一代科学工作者。
陈和生在发言中表示,李政道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是青年一代最好的榜样。李政道一直关心和支持中国物理学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物理学研究出现了跨越式发展,出现了一大批重要的成果,大型科学装置的建成和使用也使这些平台上的诸多学科研究获得了重大的成果,这不仅是几代中国物理学家奋斗的成果,更包含了李政道多年以来的心血。希望广大学子以李政道先生为楷模,学习他对真理的追求,投身科技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与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则围绕李政道在人才培养问题上的观点进行了深入交流。
林建华介绍说,李政道对于年轻人才的培养非常关注,从早期的CUSPEA项目,到后来的博士后基金、䇹政项目,李政道一直都十分支持学生做科研,关注学生的成长,这对对后来中国政府大范围支持学生做科研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林建华与李政道的接触过程中,他感受到了李政道对学术的执着和创新思维,获得了很大的启发。看待问题,李政道心胸开放;对待年轻人,李政道关怀备至;对待学术,李政道严谨纯粹。林建华表示,这些都是处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中的年轻人所应学习的。
张杰表示,从前面几位学者的发言中不难看出,李政道先生对于中国的建设最大的贡献是他看到了那时的中国最需要人才,所以他后面一系列的举动都是在为中国培养人才,同时他也在试图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告诉大家,要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随后,张杰分享了他和李政道先生交往的三个小故事,从李政道对世界大格局的判断和把握,以及在生活小事方面的敏感度可以看出,李政道不但习惯于跳出常人的思维窠臼,还十分擅长用物理学大家的观察总结每一件生活小事的背后的科学道理。谈到李政道对科艺融合的倡导,张杰表示,每次和李政道先生交流,他总会讲到艺术和科学殊途同归,它们都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希望这些小故事能够启迪学子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激励他们以李政道为典范,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
现场学子与甘子钊、陈和生、张杰、林建华进行了积极互动。同时,在李政道先生90华诞之际,上海交通大学的同学们也手绘了贺寿卡,表达了对李政道先生的美好祝福。李中清上台接受了交大学子赠送的贺卡并致辞。
在励志讲坛最后的“赤子情怀,科艺双馨”环节,根据李政道一生经历拍摄的纪录片《第三境界》预告片发布。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周先意,中国美术家协会著名画家李小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主任、CUSPEA学者代表谢心澄先后致辞,表达对李政道90华诞的祝愿;上海交通大学䇹政学子代表上台表达了对李政道先生的感谢。张杰、叶铭汉、李中清共同切下生日蛋糕,向李政道先生表示深深的敬意,并为李政道先生庆生,祝福李政道先生日月长明、松柏同春。
(视频报道:http://v.sjtu.edu.cn/reports/report2-863.html)
[作者]: 江倩倩
[摄影]: 武新民 梅秋武
[供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