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朱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双一流”建设之基

[发布时间]: 2016年12月14日

  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作为高等教育未来三十年的战略规划蓝图,将有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对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双一流”建设不仅是学校回应时代要求和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学校把握新机遇,履行学校办学使命、提升办学综合实力的需要。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高校需要承担五项建设任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而贯穿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队伍在许多高校占比近50%,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依托,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力量,也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生力军。同时,高校需要突破的五项改革任务(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其主要着眼点、关注点、发力点和落脚点也离不开青年教师队伍。  

  一、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级位置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三方面的共性问题:一是学校的政策、制度、工作导向,更偏向于院士、学科带头人等关键少数。无论是学科平台牵头人、科研项目带头人、研究生招生指标等,都倾向于“扶强”,对青年教师群体整体扶持力度偏弱;二是学校对青年教师引进和培养缺乏系统性考虑。在高校青年教师微信群中,常常引起热议、触发青年教师情绪的是学校人才引进待遇的不断提升。过去引进的青年教师在学校成了“老人”,今天看到学校对于引进人才的薪酬、房贴大幅攀升,难免心态失衡,造成“新人永比旧人好”的印象;三是学校关心、关爱青年教师群体仍显不够。常常是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等教育活动时,找部分青年教师座谈一下;周而复始,座谈会上听到的、反映的不少是老问题。和青年教师对话交流、倾听青年教师意见和建议没有经常化、制度化。  

  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高校党委应当深刻认识大,党委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把青年教师队伍摆在最优先级位置,坚持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从政策入手,从制度入手,从环境入手,从文化入手,因校制宜地提出符合本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扶持政策和有效措施,从而系统和彻底解决对青年教师队伍重视不够、投入不够、引导不够等问题。  

  二、充分激发青年教师参与“双一流”的使命和担当

  关注和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仅仅是为他们事业的成长提供更为坚实的平台支撑,为他们潜心科研和潜心育人创造更为厚实的后勤保障,也包括要不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当前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学校的愿景和目标,和一部分青年教师个体的价值追求出现了背离。这些青年教师在座谈或平常交流时提出,学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目标,对青年教师意味着更多的项目、更多的论文、更大的压力,他们内心上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不愿认同。如果不加以引导,这在青年教师群体中会蔓延开来,成为一种思想情绪和共性现象。为此,必须校院两级形成合力,加强和激发青年教师参与“双一流”的使命和担当。努力引导青年教师充分认识到,只有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才会为个体学术成长、指导优秀学生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学校和学科没有影响力,即使短期内给青年教师个体高薪酬、一笔大额科研启动经费,长期看也是不可持续的。而具有一流大学卓越的声誉和一流学科厚实的支撑,一定会为个体在科研、育人上实现抱负创造更坚实的基础。  

  同时,基于历史经验或客观形势,我们也应当看到,并不是每一位青年教师都会脱颖而出,成为未来的办学骨干、砥柱中流。高校管理层要辩证看待这一问题。学校的职责和任务,是引导和激发每一位青年教师自觉、自发参与“双一流”的使命和担当。工作做不做,力度多大,实际成效是不一样的。不能身在其位不谋其政,使青年教师成为“双一流”的旁观者;而是要想方设法,促使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机会成为“双一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学校也要评估涌现出来的那些有责任、肯担当、能冒尖的青年教师的比例,由此不断地调整学校和学院的政策和环境。  

  三、营造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潜心育人的土壤和文化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诚如陈希部长所说,要高度关注,花“笨功夫”持续做下去。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都要把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重视起来,全校形成合力,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潜心育人培植肥沃的土壤,创造优秀的文化。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科研部门等要为青年教师群体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学术平台,使青年教师能有一种向上的价值观——“这个学科、这个科研平台离不开我”;能有一种正确的奋斗观——“有为才能有位”;能有一种自觉的育人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培养优秀学生是教师的成就和价值之所在”。后勤等部门则要为青年教师住房公寓、子女入学等提供更完备的支撑保障,尽可能让青年教师心无旁骛投入教学、科研和育人,尽量减少社会各类因素对青年教师群体的干扰和冲击。  

  院系、研究所、教研室等基层管理部门,则要把青年教师的关心关爱和培养工作落地落小落实。除了关注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也要关注他(她)们的政治方向、师德品行以及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等。年终考核时,不仅仅关注本单位青年教师产出的有形指标,更要关注青年教师群体中无形的价值追求、归属感、认同感、成就感和满意度。特别是院系、研究所、教研室基层党支部书记,要善于“一人一事”、“一人一档”,经常倾听青年教师心声,做好每位青年教师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  

  高校办学治校者当意识到,无论是实现2020、2030年的阶段目标,还是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要进入世界前列,都离不开青年教师队伍的贡献和作为!为此,必须着眼于更长远目标和战略性考虑,采取切实举措,让青年教师能把青春绽放在“双一流”建设的伟大征程中! 

  (朱健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来源:新华网 2016.12.14 

  

  原文:朱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双一流”建设之基

 

[作者]: 朱健 
[摄影]: 
[供稿单位]:

版权所有:2017年 上海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 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沪交ICP备20180221

技术支持: 上海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