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交大情怀四十载 笃志弘毅新征途

记上海交通大学新任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

[发布时间]: 2017年03月01日

  1977年12月,尘封11年的中国高考大门重启,年轻的林忠钦和全国570万名考生一道走进了共和国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高考考场。这场改变众多年轻人命运的“冬季高考”录取了27.3万人,林忠钦便是其中之一。   

  1978年,他被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录取,成为恢复高考以来率先登上“交大号”的学子之一。四十载倾情耕耘,林忠钦从年轻的交大学子,成长为领衔谋划中国制造业未来的院士,和交大这所中国顶尖高校的顶梁柱。岁月斗转,时光荏苒,在他梦想开始的地方,林忠钦又将迎来新的使命:作为新任校长,带领上海交通大学这艘巨轮,驶向更加广阔的海洋。   

  扎根中国大地的学者:科研要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1989年在上海交大取得博士学位后,林忠钦留校任教。眺望学科发展的前沿,林忠钦敏锐地发现中国汽车和钢铁工业大有可为。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是我国汽车工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汽车板在轿车国产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钢铁工业的高端产品,汽车板的核心技术肩负着促进汽车和钢铁行业发展的重任。国产汽车板能不能替代进口,不仅决定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还影响着钢铁工业的进步。   

  “工程学研究就是要面向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我们国家在技术方面的瓶颈,为国家的战略需求开辟新的领地”。1997年,怀着这样的抱负,林忠钦的科研团队与宝钢开始了汽车板使用技术合作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困扰我国多年的汽车板使用技术问题,推动了国产汽车板替代进口的进程。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突出,人们对于汽车车身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带来了高强钢板批量应用的挑战。这又是一个困扰两个行业的核心工程问题。林忠钦率领科研团队,奔波于汽车厂和钢铁厂之间,结合国产高强钢板材料性能,建立了冲压成形工艺稳健设计技术,推动了国产先进高强钢板的批量应用,解决了复杂覆盖件低成本条件下成形质量稳健控制问题,完善了汽车板精益成形技术体系和方法。   

  要想真正跻身世界一流,就必须有一流的质量。为此,林忠钦建立了“中国汽车工业2mm工程”技术体系。十多年来,“中国汽车工业2mm工程”技术先后在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海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和推广,为我国汽车工业提升制造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做出了贡献。   

  在林忠钦的研究道路上,“源于工程、用于工程”是他不变的宗旨。他常常以三个问题鞭策自己和他的科研团队:工程需求是什么?别人为什么没有研究?技术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正是由于他脚踏实地、面向需求的研究态度,让他突破一个又一个研究的难关,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汽车企业和钢铁企业架设起技术桥梁,赢得国际和国内工业界广泛认可。   

  然而,林忠钦并不满足于此。他深知,中国制造2025事关创新型国家建设,大学必须担负起更重要的使命。着眼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林忠钦组织大学与产业界战略合作,在上海临港建立智能制造研究院,发挥大学在产业纽带上的作用。如今,智能制造研究院的各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不同学科的交大教授们带着研究成果落地临港,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为海洋装备和高端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谋划未来的战略科学家:让“制造强国”“海洋强国”成为中国标签

  2013年,林忠钦参加中国工程院、工信部组织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先后担任课题副组长、组长,以极大的责任心、热情、精力投入到国家战略科学研究中。2015年,他主持中国工程院“制造业质量与品牌发展研究”咨询项目、国家高端智库重点课题“中国制造业品牌发展战略”,担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组”组长。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机遇,林忠钦认为,“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制造质量是关键核心。质量问题不解决,中国制造2025可能难以实现。”   

  林忠钦走访调研了上海、江苏、四川、陕西、浙江、福建、广东等10多个省市的40多家企业,根据中国工程院、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等部门要求,围绕质量强国战略目标,就中国制造业质量目标在供给侧改革中的新使命向中央献言献策。2016年,林忠钦推动交大与上海质监局多层次战略合作,在国家质检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并任院长,研究院以世界一流为目标,聚焦国际质量发展前沿,围绕质量强国和质量强市战略,振兴民族品牌,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推动国家质量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打造中国质量研究的学术高地和国家智库。   

  “海洋强国”也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在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加强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2015年,作为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智库,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在上海交通大学揭牌成立。两年来,林忠钦根据工信部的安排,组织国内众多大型造船企业制定中国智能造船的发展战略,为中国造船工业的腾飞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展望未来,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将围绕我国海洋装备产业各个方面提供高水平的咨询服务,为建设“海洋强国”出谋划策。   

  在“制造强国”“海洋强国”的建设中,林忠钦担当着一名战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他是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首任院长、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首任院长,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机械工程学科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先进制造学部主任、科技部“973计划”制造与工程科学领域咨询组组长,以及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更多的荣誉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林忠钦践行着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报国理想。   

  勇于担当的管理者:在现代大学建设道路上笃实奋进

  林忠钦既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工作者,也是一名优秀的高校管理工作者,从1995年担任机械工程系副系主任开始,他在交大不同管理岗位上已经历练20多年。   

  林忠钦先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副系主任、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执掌交大机械动力工程学科的多年,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机械学科连续排名第一。   

  林忠钦还是上海交大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开拓者。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合作办学,交大密西根学院的成立,成为中美合作办学的典范,在中外工程教育界有重大影响。   

  密西根大学是美国工科强校,特别是机械学科在美国名列前茅。90年代初,上海交大与之差距是全方位的,“就算找上门,人家也未必愿意接纳”,但林忠钦并没有就此放弃。在交大校友,国际著名学者、密西根大学倪军教授的帮助下,林忠钦和同事十余次专程赴美洽谈有关合作。2001年,在两所大学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培养计划顺利实施。2003年,交大首批12名联合培养学生在密西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实现了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分和学位互认。2006年4月,“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成立。2014年,交大密西根学院获得代表国际教育最高荣誉的“海斯克尔国际合作奖”,上海交大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的第一个中国得主。上海交大与密西根大学的合作办学已经成为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典范。   

  2004年以来,林忠钦先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和常务副校长,他分管过985和211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财务、规划、人文社科、实验室建设、信息化等多领域工作,对高校办学情况非常熟悉。他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给学校师生以深刻印象。   

  担任副校长和常务副校长期间,林忠钦一直坚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他认为世界上很多一流大学之所以长盛不衰,就在于其有健全的、长效的制度作为保障。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有利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他积极推进了学校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规范化建设,作为学校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依托。林忠钦表示:“现代大学的规范化建设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努力,现代大学制度一定能在我国的高校中早日确立,我国的高教和科研事业也将因此受益而更上一层楼。”   

  至真至诚的交大人:把饮水思源、务实勤勉融入血脉

  1978年,21岁的林忠钦从农村来到上海交大,开始了求学生涯,10年后,他获得交大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至今。说起在上海交大的那一段奋发成长的学子生涯,林忠钦的感怀之情溢于言表。在“文革”岁月后,当交大的老教授们在久违的讲台上面对一群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时,他们讲起课来十分带劲,恨不能倾囊相授,给林忠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每位恩师的特点:“结构力学专家陈伯真先生给我们讲授的是《船舶结构力学》,这门课很难,但他把复杂的工程问题简化成力学模型再进行数学求解,这样看似繁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后来我也经常用类似方法处理车身制造过程中的一些棘手问题;何友声院士为我们上《水动力学》,虽然是本科课程,但他把多年积累的科研心得和体会都教给我们,使我们学到的内容其实超出了本科的要求;潘介人老师对数学很有研究,他在讲授造船原理的同时,教会了我们很多工程数学方面的知识,这些我后来都派上了用场;系主任吴善勤则尝试把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老教授恨不得把他们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我们,而同学们学习也非常刻苦勤奋,这和77、78级大学生群体的经历有关。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我们中很多人在来交大前都有过社会经历:当过工人、下过乡做过知青,还有的参过军,因此,回到校园的我们更加明白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在进交大后,都卯足了劲儿学习。”林忠钦回忆说,在交大的学习生活其实很辛苦,课后大家都要靠继续自习才能完全消化课程内容,“学校规定宿舍10点半要熄灯,可到了时间就算辅导老师强制要求大家回宿舍休息,还是有很多同学迟迟不愿离开,有时候我们还会提着书包‘假装’离开,等老师走后再调头回来继续自习。或许就是因为在求学时养成了这种勤奋好学的习惯,当年的毕业生中才会有不少人在后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   

  这种教师敬业、学生勤奋的浓厚教书学习氛围,让林忠钦时常怀念并感恩那段交大求学岁月,也影响造就了他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和勤勉诚恳的处事态度,并在从教后毫无保留地把这种精神品质传承给了学生。林忠钦的学生这样评价自己的导师:“林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但他身上总有一种让你想往他身边凑、想要和他谈工作、谈学业、谈理想的愿望。”林忠钦常说,学生的培养要“顶天立地”,“顶天”,是让学生明确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了解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情况,运用独特的理论和技术攻破若干关键技术难点;“立地”,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练好基本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切实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从教近30年来,林忠钦培养了80多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成为高校科研和国家骨干企业的中坚力量,并在身上留下了务实勤勉的烙印。   

  感恩交大,这是林忠钦常挂嘴边的话。如今,他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面对今天的成就,林忠钦说,“要说才智,许多人都比我强。能够取得一点成绩,我觉得还是因为认定了一个目标,从没有离开和松懈过。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党和国家给了我发展的机遇,上海交大培养了我”。2010年,林忠钦获得了“长江成就奖”,他把100万奖金全部捐献出来,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长江思源奖助金”,用于奖励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学习和科技创新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资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又勤奋好学的同学。当有人建议用林忠钦个人的名字命名奖学金时,他说:“我是一名交大人,身上流淌的是交大的血,‘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不能忘,这个奖学金应该用‘思源’命名,希望交大学子永远不忘母校之恩,时时刻刻记住要‘饮水思源’。”“长江思源奖助金”成立后,还得到了很多同事、校友的支持与加入,其中还不乏林忠钦曾经的学生。林忠钦说,交大人很重感情,如果相互遇到,只要报一下届别就自然以‘师兄、师弟’相称了,这种亲切感是交大人与生俱来的。“‘饮水思源’是交大的一种文化、一种渗透在骨子里的情感。”林忠钦如是说。   

  展望未来,无论是“饮水思源”带来的对上海交大的深厚感情,还是“爱国荣校”激发的对国家兴盛的责任担当,都让林忠钦对上海交通大学创建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充满信心。   

  他认为,在中国办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办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一流大学。上海交大从创办之日起就肩负着“储材兴邦”的历史使命,120多年来上海交大始终不忘初心,坚守着时代赋予的责任。而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上海交大的一流之路更是肩负着这样的宏远。   

  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一个表征就是综合性。上海交通大学在创建一流的征程中,要让理、文、医、工协同并进。拥有一流的学科,才够资格成为一流的大学。具体到每个学科领域,发展的路径和目标又有所不同。在理科领域,交大应该瞄准国际前沿,要敢于做能够推动人类进一步认识世界的基础研究,诞生改变人类认知的基础研究成果,创造出颠覆性技术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在文科领域,要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服务,要能够成为一流大学文化积淀的养料,一流的文科还要为国家社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撑,要能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顶尖智库。生命医学领域的建设,要围绕事关人类健康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展开,要全力促进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转化的医学研究。工科领域,就是要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在重要技术进步中发挥交大工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纵观世界上的顶尖高校,他们无不有各自独特的、无可比拟的领域优势。中国的大学,要想创办一流,也应如此。上海交大未来将聚焦广阔无垠的海洋,浩瀚的海洋对于人类来说还存在着无穷无尽的未知,同时海洋也是人类资源与国家安全的新焦点。如果说地球与人类的未来在海洋,那么一流大学的眼光也应该瞄准这片蓝色。上海交通大学将整合学校的资源,把中国海洋领域的相关研究做大做强,让中国在海洋领域傲立世界之巅。   

  来源:光明网 2017.02.27   

  原文:交大情怀四十载 笃志弘毅新征途

[作者]: 曹继军 
[摄影]: 
[供稿单位]:

版权所有:2017年 上海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 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沪交ICP备20180221

技术支持: 上海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