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动员大会暨首场授课举行
2018年06月21日 责任编辑:孙佳
6月20日下午,上海交大“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动员大会暨首场授课在闵行校区举行。上海高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师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岩教授、施索华教授应邀为师生进行专题授课。校党委副书记顾锋,二级党组织负责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代表、思政理论课教师、学生代表等现场聆听授课。动员大会暨首场授课活动由顾锋主持。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分别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的通知》。上海交大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此项工作,近阶段将通过集中授课、网络直播等方式,面向全校师生讲授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形成全校上下“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的生动局面。除本次集中授课的“实体课堂”之外,学校还同步开通了“网络课堂”进行网络直播,方便师生观看学习。

王岩以“深刻领会、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为题,向师生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何谓真理?真理是认识主体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王岩从“真理”的定义入手,介绍了真理存在的根据。他表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来源于其思想内容的科学性、内容体系的开放性、方法原则的辩证性、理论旨趣的道义性、社会理想的崇高性、检验标准的实践性以及思想观念的革命性,正是这些独特的特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马克思主义愈发闪现出耀眼的真理光芒,愈发彰显出无与伦比的真理力量。”王岩号召广大师生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熟读精思、学深悟透,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施索华以“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主题进行授课。她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娓娓道来,又用雷锋、钱学森的例子生动讲述,激励青年学子继承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知行合一、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把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学,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授课最后,施索华希望老师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用大量生动、新鲜、能动、创新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授课现场座无虚席,王岩、施索华动情的讲述得到了交大师生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表示,将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领会学习,树立在新时代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远大理想和使命认同,为实现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具有深厚的学理支撑和理论蕴涵,需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方能进一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围绕这一目标,上海交大将分为四个阶段开展“新思想”的宣讲宣传:第一阶段将举办两场专题授课活动,同步开通“网络课堂”。6月20日首场授课之后,6月27日,上海高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师团”成员、校党委姜斯宪书记将进行专题授课。第二阶段是在6月底前组织广大师生收看收听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录制的“新思想院长谈”专题电视节目和以“奋斗吧,我和我的国”为主题的空中音频党课。第三阶段是在7月至9月组织“行走的课堂”,以主题社会实践的方式,鼓励师生走出校园,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广大师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理解。第四阶段将贯穿全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有机融入课堂教育教学。
(视频报道:http://v.sjtu.edu.cn/reports/report2-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