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国际研讨会上海举办

 

2019年09月26日 责任编辑:付符

 

9月26日,2019“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国际研讨会在华亭宾馆举办。本次活动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与指导下,由“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主办,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共同承办。来自中国、塞尔维亚、北马其顿、克罗地亚、匈牙利、俄罗斯等近20个国家150人参会,集聚了来自联盟成员、科研院所、优秀企业代表的共同智慧。

1.jpg

2.jpg

上海交大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在国际研讨会主论坛开幕前召集联盟成员召开联盟工作会议。会议共有16个联盟成员代表参加,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作为新申请加入成员单位做单位介绍,成员代表全票表决通过。

3.jpg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执行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毛军发出席论坛活动。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傅国庆与毛军发副校长进行了亲切会谈,对上海交大在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间高校的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肯定。

4.jpg

傅国庆在开幕式中致辞。他表示,创新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上海是“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是上海推进“一带一路”成为创新之路的重要实践。他希望各方群策群力,一起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和“科技共同体”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5.jpg

毛军发与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在大会上共同签署《上海宣言》,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傅国庆、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副校长Yury Aliakseyeu、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中科院院士王建宇、宝莲华新能源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孟凡亮、玛希隆大学副校长Suwat Benjaponpitak、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所长张聪慧见证了联盟新成员的加入。截至目前,“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26个会员单位。

6.jpg

毛军发为论坛做主题报告,在发言中回顾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列举了联盟成员三年来的成功合作案例,并对联盟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健全评价体系,深入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增进沟通交流,让更多合作成果落地等。

在下午举行的分论坛一——2019年上海“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之路研讨会中,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战兴群做了题为“世界眼光、家国情怀、熔古铸今、设计未来—交大莫航合作进展及展望”的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与莫斯科航空学院的合作情况。目前双方已成立了中俄联合研究院,开展本科双学位项目和硕士双学位项目的合作,并将逐步建立联合科研中心。

下午,上海交大还承办了分论坛二——校长论坛。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副校长Yury Aliakseyeu,贝尔格莱德大学副校长Petar Marin,玛希隆大学副校长Suwat Benjaponpitak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毛祥东等做了有关学校国际科研合作方面的介绍,与会的中外方嘉宾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共同展望了高校间国际科研合作的前景与未来。 

7.jpg

2016年10月18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在上海倡议成立。三年来,联盟通过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凝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识,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科技共同体”,从上海“桥头堡”出发,服务沿线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

吴雨泽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2017年 上海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 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沪交ICP备20180221

技术支持: 上海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