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王伟明到凯原法学院调研

 

2020年05月23日 责任编辑:张宸溪

 

5月22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明一行到凯原法学院进行人才培养与就业引导工作专题调研。校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主任顾希垚,副主任沈延兵,凯原法学院党委书记汪后继、副书记张养波、副院长蒋红珍及学工、教务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

05232.png

汪后继就学院人才培养和就业引导整体思路进行介绍。他简要回顾了进几年学院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过程中不断产生思想、达成共识、形成举措的过程。自2018年教育思想大讨论以来,凯原法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学院在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一是强化价值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拓宽学生视野,培养更多治国理政的栋梁人才,为占领全球规则高地及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贡献;其二是强化学术导向,培养更多潜心学术的法学理论人才,为占领全球法律思想高地和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做出贡献。

张养波就学院人才培养和就业引导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他介绍了近几年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所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分析了学院毕业生近年来的重点就业领域及变化趋势,总结了法学院学生成长不同阶段的特点及不同的引导重点,对本年度学生就业工作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总结。

蒋红珍就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及围绕培养目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并结合人才培养与就业引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顾希垚对法学院过去五年来的就业工作的优势和短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特点提出了若干建议。

05233.png

与会人员以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为主题,就人才培养、就业引导、重点群体支持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0523.png

王伟明做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凯原法学院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引导工作中所做出的努力,同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和就业引导工作水平提出了若干意见。

他指出,学校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就业引导工作,在最新的“十四五”规划部署中也将之列为重点。凯原法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定位明确。接下来,应当围绕目标对学院的工作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和定位,以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为切入点,以“招生-培养-就业”为主线,贯通式的探讨工作逻辑和方法,从学院整体层面进行布局,在各个关键点上提出切实有力具体的措施,并有计划、分步骤逐一落实。

他强调,就业引导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毕业生的去向是学院人才培养成果的最终呈现。学校相关部门,学院班子、各部门、全体师生均应作为就业引导工作的主体,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谢焕
凯原法学院

版权所有:2017年 上海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 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沪交ICP备20180221

技术支持: 上海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