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 责任编辑:孙殷彤
辛勤育人十年载,桃李天下迎华章。2020年11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院建院十周年纪念大会在闵行校区菁菁堂举行。
此次纪念大会分为“逐梦十载”、“聚启未来”两个篇章,分别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致远学院院长徐学敏,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章俊良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致远学院名誉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张杰,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仰颐,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卫刚,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吴静怡,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鄂维南,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坚,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徐向东,含英咀华奖学金捐赠人代表吴敏春、王亦鸣等出席纪念大会,各级领导、校内外嘉宾、33所兄弟高校代表、广大师生校友欢聚交大,共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本次大会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实时将这一纪念性的时刻与海内外未能亲临现场的嘉宾们分享,1.28万人次在线观看了直播。70余位校友和海内外友人发来贺电、贺信和纪念视频。会上还首映了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的建院十周年纪念宣传片。纪念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林忠钦首先致辞,他代表学校向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的全体师生及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支持学校和致远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院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十年间在拔尖人才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就在上个月,致远书院正式奠基,由自然科学研究院牵头建设的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分中心)也正式揭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他也向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提出三点期望。第一,深化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融合,构建交叉创新的学术氛围,为创新的孕育和未来优秀人才的成长提供优质的土壤和环境。第二,强化使命感召,让更多优秀学子回归祖国大地。学校近期正在大力推动本硕博贯通改革,鼓励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在本科期间提前选读研究生课程,同时着力推进拔尖高校间的课程学分互认,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大范围的一流优质课程资源。第三,关注世界局势,以发展应对变局。希望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以前瞻的视角、发展的眼光关注世界,主动赋能,拥抱变化,在新时代坐标中,肩负起培养基础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未来领军人才的使命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章俊良作致远学院院情介绍。他从“十年致远路”和“创新续辉煌”两个方面,介绍了致远学院十年间取得的优秀成绩和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他表示,致远学院是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交大探索创新领袖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学院十年来的发展一直坚守培养人才的初心,在国家、教育部、学校的支持与帮助下,学术大师的共同参与下,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致远模式”广受国内外高等教育界高度评价,千余名毕业生正逐步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他强调,人才是发展的根本,致远学院将坚持培养乐于超越、兼容并包、原始创新、无惧挑战、仁爱守礼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努力建设好交大特色的致远书院,为学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石作自然科学研究院院情介绍。他指出,自然科学研究院过去十年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十年来,研究院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引进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获得多项国际、国家级荣誉;不断涌现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每一年都有获奖、亮点或者封面论文,并获得一批重大重点项目资助。自然科学研究院极大地推动了交大数学学科建设和发展,2020年,联合复旦大学,推动获批成立国家级平台“上海应用数学中心”;在软物质和生物物理方面的研究为交大物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提到,基础学科的春天已经来到。未来,自然科学研究院将继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未来技术革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计算神经领域进一步加大建设,努力使应用数学与交叉学科成为企业创新的驱动力。
历数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十年过往,致远的学生与自然科学研究院的年轻教师相互促进、携手成长,所有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教授们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林忠钦、张杰、丁奎岭、徐学敏、王伟明、吴静怡、洪梅、章俊良、金石为教授们送上鲜花以表感谢。
张杰作了题为《同行 创新 致远》的院士报告。他以“独行速,同行远”开启了对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共同成长的峥嵘岁月的回顾,强调了研究型大学的本质,即将一群极具创新思维的教师与一群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汇聚在一起,让他们的思维在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本问题和规律的探究中发生碰撞,并在碰撞中产生智慧与创新能力。他深情回顾了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在创建过程所经历过的重重困难和考验,衷心感谢那些为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的发展贡献过力量的“逐梦同行人”。他强调,大学教育应该更多地注重学生好奇心的激发和个性化培养,教育的根本生命力就在于创新,要学会建立正确的思维体系方法,运用正确的思维体系,对重要的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行大量的思维探究训练,从容面对未来物质科学体系、信息科学体系、生命科学体系、人文科学体系四大知识体系。他指出“未来已来,唯变不变”,希望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的师生校友不断创新以应对世界变化,不断前行以追求新的辉煌。
鄂维南作了题为《交叉科学与应用数学》的院士报告,对交叉科学与应用数学的发展做出了精彩的诠释。他指出,相对于纯数学具有明确的分支,比如代数、几何、分析,且每个分支都有严谨的教学体系,相互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应用数学并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新的应用领域不断出现,它同时与理工科,甚至是人文社科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他认为,应用数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科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寻找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而应用数学的一大任务就是要为各类研究提供有效的数学基础和数学工具。他强调,学科发展依赖人才,应用数学应该以其三大亮点——问题通俗易懂、富有挑战性、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产生直接影响——来吸引广大优秀青年投身其中。
十年并肩携手,十年传承跨越。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院建院十周年纪念大会,不仅是对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历史的回顾,更是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吹响继续奋斗的号角。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将勇担时代责任,为交大的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未来做出贡献,真正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十周年之际,致远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院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一系列纪念活动。
11月13日晚,致远学院建院十周年纪念音乐会在菁菁堂举行,特邀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秀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韩蓬,著名科学艺术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曾凡一,以及校学生交响乐团、校学生合唱团等共同献上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4.92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同步观看了这场文化盛宴。
11月13日,“致远荣誉计划”工科方向四个年级的师生分别向致远学院“十周年”众筹基金捐赠一万元整。
11月14日下午,2020年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工作研讨会数学、生物科学、化学方向的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理科群楼分别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会高校就“拔尖计划1.0”人才培养进行经验分享,并就“拔尖计划2.0”的人才培养思路、未来规划等问题进行探讨。
11月14日下午,致远学院举办建院十周年纪念校友座谈会,来自各行各业的致远校友相聚在交大校园,共同回顾求学时光,畅谈职业规划,与在校生们热烈座谈。复旦大学青年副研究员毛晓军(2013届)、汉堡大学博士后杨宽(2015届)和上海交通大学在读博士(致远荣誉博士)林云霄(2017届)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杭州北冥星眸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MO孟卓飞(2014届)带来了自己的创业故事,校友们鼓励在校生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始终保持致远学术精神。
11月15日,自然科学研究院建院十周年纪念-自然科学杰出演讲系列讲座特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江松院士作关于“零电阻率下磁场对热对流不稳定性的抑制作用”的报告。
11月15日上午,致远学院建院十周年纪念校友学术论坛邀请到芝加哥大学博士后韩铭(2012届)、斯坦福大学Jane Coffin Childs-HHMI博士后李介夫(2014届)、芝加哥大学Booth商学院助理教授鲁海昊(2014届)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应用数学博士姚浙威(2016届),带来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科研分享,探讨致远人才培养,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给在校生带来学术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