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2日 责任编辑:王旭鑫
10月30日至10月31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城市治理案例挑战大赛决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本次大赛作为2021全球城市论坛“人本城市·数字治理”主题活动之一,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联合承办。大赛通过剖析城市治理的典型案例透视城市治理的背后逻辑,引导青年学子关注城市发展,学以致用,提升社会责任感,为全国高校青年学子参与城市治理提供了一个集学、问、思、辩于一体的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平台。
决赛开幕式于10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承,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代理院长胡近,副院长樊博出席开幕式。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桂余才,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金建钢应邀出席并作主旨演讲。开幕式由国务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培丞主持。
周承在致辞中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对全国各地的参赛学生表示欢迎,对大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增添了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在疫情防控中的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急管理、基层治理以及社会组织参与等重要议题都对公共治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与新任务,在“世界城市日”到来之际举办此次大赛,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城市治理之路,可谓恰逢其时;周承勉励参赛选手要胸怀大局、心有大我,通过不断的努力实践,为城市治理提供新思考、新思路。
樊博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向克服疫情困难,踊跃参赛的选手们表示欢迎与感谢。他介绍了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的基本情况,指出全国大学生城市治理案例挑战大赛已成为一场全国高校师生一年一度共同探讨城市治理热点话题的盛会,切实提升了当代青年学子对城市发展的关注和社会责任感,期待本次大赛成为一次思想碰撞的学术争鸣,一次汇聚智慧的未来之约。
桂余才为大赛作了题为“超大城市应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形势越复杂,就越需要探讨城市治理的问题。针对上海等超大城市面临巨大而复杂的城市安全风险挑战和艰巨的应急管理任务,桂余才总结了关于超大城市应急管理现代化发展路径的思考,要以建设“韧性城市”为目标,强化以“大应急”、“大统筹”、“大风险”、“大智慧”和“大主体”为代表的五大思维,构建以统筹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精准坚韧的风险防控体系、科技赋能的智慧应急体系、及时有力的救援救助体系、群防群治的社会动员体系、规范完备的法规预案体系和权责一致的安全责任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七大体系。他指出,我们不仅要建设城市靓丽的“天际线”,更要筑牢安全发展的“地平线”,不断推进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金建钢为本次大赛作了题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防恐安全及应急响应”的主旨演讲。金建钢谈到,轨道交通系统大客流常态化及大网络运营背景对我国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运营与管理提出巨大挑战。他结合近年来世界其他城市轨道交通恐怖袭击事件的数据与案例,指出恐怖袭击行为背后具有一定选择性,应对其进行科学化分析与规律性总结,并通过搭建三层博弈模型框架,对用户层、跟随层、决策层上不同主体的目标、决策及约束进行了分析,求得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关键站点,以实现有限防恐资源的高效配置、提升防恐策略的科学合理性;金建钢以上海市作为案例,为超大城市面临大客流现状,如何进行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打造成熟应急管理体系提出可靠性建议。
本届案例大赛自2021年8月向全国各大高校发出参赛邀请以来,共吸引了近90所高校高校的83支队伍(有多校联队)报名。参赛的队伍通过实践调研,资料挖掘,提交了丰富详实的案例分析报告。经过初赛与复赛的激烈竞争,最终来自澳门城市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中国海洋大学的18支队伍进入决赛。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樊博、浙江大学教授耿曙、上海市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宪庭、上海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魏陆、上海健康医学院副教授董恩宏、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韩广华等6位专家学者担任决赛评委。决赛队伍根据抽签结果,分案例进行答辩和质询。
各个团队的出色表现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肯定。经评委讨论:荣获大赛一等奖的团队有:学研小组,笃志近思队,超超超超超队;荣获大赛二等奖的团队有:关“健”有你,有机卷心菜队,五花顶F4护花使者队;荣获大赛三等奖的团队有:降温小分队,东南西北3+1队,城小治队。经参赛团队内部评选,马丹妮(四川大学)等6名参赛选手获大赛优秀个人奖。
全国大学生城市治理案例挑战大赛已成为上海市世界城市日之“全球城市论坛”系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大赛激发了当代青年学子投身城市治理的热情与探索精神,必将推动培养一大批具有宽阔国际视野、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一流公共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