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责任编辑:曾玉竹
不忘初心再图强 砥砺奋进新征程
——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新年贺词
党委书记 杨振斌 校长 林忠钦
上海交通大学全体师生医务员工、校友们,各界朋友们:
大家好!岁月流转,时序更新,在2022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我们向全球交大人和关心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中,我们谱写了百廿交大的崭新篇章。这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校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创学校各项事业新局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汲取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认真接受中央巡视,全面落实整改要求。贯彻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深入推进“五大战略”,加快构建办学新格局,办学声誉持续提升,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顺利开局起步,全体交大人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学校改革发展蹄疾步稳,再上新的台阶。
这一年,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价值引领中落实交大使命。善用“大思政课”,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为师生上党课,全体校领导和各级党政干部带头上党课和思政课。建党百年之际,一大批优秀学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表达了坚定理想信念,练好本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决心。学校完成了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深化“五育并举”。不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立智慧能源创新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争金夺银。启动“交·通全球课堂”计划,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
这一年,我们吐哺握发、引育并举,在人才强校中体现交大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打造近悦远来的制度体系和生态环境。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构建人才多元发展通道,打造人才培育“金字塔”。贾金锋、范先群、贾伟平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Frank Wilczek入选中科院外籍院士。以长聘体系为主的核心师资队伍已具规模,优秀青年人才集聚效应不断彰显,超级博士后入选数量稳步上升,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匹配的一流师资队伍正在形成,为国家和上海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这一年,我们求真务实、勇攀高峰,在科学研究中突出交大贡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十二年居全国第一,其中科学中心、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立项数均跃居全国第一。8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校友顾诵芬院士成为第五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交大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位列全国第二。联合《科学》杂志面向全球征集与发布125个科学问题。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已成常态。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正式启用,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基础研究机构。张江高等研究院布局“五中心一平台”,致力于成为创新策源之地。努力打造新发展格局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小岗村”,科研创新服务社会成效显著。
这一年,我们开拓进取、守正创新,在谋篇布局中展现交大格局。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等专项行动计划。获批“十四五”大科学设施,上海长兴实验室启动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农业与生态学院签约建设。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附属博鳌研究型医院投入运行,四所附属医院发力上海“五个新城”建设。“大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聚集区加快建设步伐,与中国银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与宁德时代共建未来技术学院和未来能源研究院。学校扎根上海、立足长三角、辐射全中国,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绘就爱国奋斗的宏伟蓝图。
这一年,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传承创新中振奋交大精神。深挖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启动交大百年党史编撰工程,以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校友为榜样,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编排原创校史舞台剧《积厚流光》和交大版《长征组歌》,弘扬交大优良传统,增强文化软实力。神舟十二号出征、东京奥运会争金夺银的交大人,鼓舞全体交大人奋发图强、建功立业。以建校125周年为契机,启动运行文博楼新校史博物馆,校友组织已实现大陆地区全覆盖,全球校友关心支持母校发展的热情高涨,凝聚起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智慧和力量。
新的一年,新的篇章!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崭新起点,走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祝愿全体交大人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方向,用如磐初心凝聚奋进力量,用使命担当书写时代华章,接续奋斗,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上海交大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让我们继往开来、再攀高峰,以昂扬的斗志和骄人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拼搏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上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