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9日 责任编辑:程然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国际研究生春季学术论坛(2022 SJTU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 Spring Academic Forum)于2022年5月18日下午以线上直播会议形式圆满举行。本论坛也是“大师讲坛”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本次活动分别由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土耳其、格鲁吉亚等国家的9位上海交通大学在读优秀国际研究生分享研究成果,同时与会师生与演讲者进行了热烈交流与讨论。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学敏出席活动并致辞,研究生院、国际交流处、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医学院研究生院与国际交流处的负责人,以及设计学院院长阮昕,密西根学院副院长孔令逊,农业与生物学院副院长朱勃和其他导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200余位研究生通过在线直播参加了活动。论坛由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Luke Johnston和中英低碳学院博士生Titilayo Rachel Enigbokan联合主持。
徐学敏副校长首先对参加活动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她在致辞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研究生的科研和学习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同学们秉持对卓越学术的坚定追求,克服重重困难,在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此次学术论坛由同学们交流科研上的所思所想,为同学们提供互学互鉴、加强交流、激发学术兴趣的平台,希望同学们能积极互动,通过本次学术论坛有所收获和启发。
本次学术论坛分为人文社科专场、理工科专场和农医专场报告三部分。
在人文社科专场报告中,来自美国的设计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Abraham Zamcheck分享了主题为“Chinese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Trends and Limitations in Recent International Scholarship”的报告,他带领大家从中国建筑师的视角回顾了中国古建筑研究的背景,并结合新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历史和社会背景对中国古建筑发展的影响,其中重点概述了“叉手”在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意义。
凯原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来自格鲁吉亚的Tamar Menteshashvili分享了主题为“Regulating Blockchain: Techno-Social and Legal Challenges”的报告。区块链在国际汇兑、公共管理、物联网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但同时也给经济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Tamar为大家介绍了区块链的独特优势,并探讨了法律与区块链之间的交叉和摩擦。
媒体与传播学院来自马来西亚的博士研究生Say Wah Lee分享了主题为“Examining the Sustainable City Image of Shanghai from the Tourists’ and Residents’ Perspectives”的报告。报告中,她从游客和居民的角度评估了上海的可持续城市形象,并且介绍了可持续城市评估、发展和传播的新方法。从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维度来衡量,上海可持续城市形象如何影响游客和居民的满意度。
在理工科专场报告中,来自德国的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Manuel Rissel分享了主题为“Controllability of Incompressible Flows”的报告,通过简单的例子介绍了对不可压缩流体中的一些数学问题的研究,并分享了关于不可压缩流体的可控性研究。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来自俄罗斯的硕士研究生Sibul Gleb带来了题为“Weather-routing Algorithm for the Northern Sea Route”的报告。Sibul Gleb指出,北冰洋的环境风险降低了北极航线的吸引力,如何结合环境数据为船舶找到最快的安全过境路线至关重要。他介绍了自己所设计的北海航线路径发现框架,旨在探索不同冰情影响下的最优船舶路径。
密西根学院来自土耳其的博士研究生Nuri Erdem Ersoy分享了主题为“Central Uprising Sheet in Simultaneous and Near-simultaneous Impact of Two High Kinetic Energy Droplets onto Dry Surface and Thin Liquid Film”的报告。他借助视频、图片等多种丰富的形式展示了其对液滴碰撞行为规律及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来自巴基斯坦的Zahoor Ahmed分享了主题为“Frequency Domain Resilient Consensus of Delayed Multiagent Systems”的报告。他提到,多智能体系统因其在无人机和传感器网络等领域的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这些应用依赖于一致性网络化控制这项关键技术。在一致状态下,所有智能体都必须使其特定物理状态达到相同的状态。在此过程中,多智能体系统容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为了克服上述挑战,他讨论了在频域下设计一致性控制器的方案,以保证多智能体系统能够在面对这些破坏性因素时保持弹性。
在农医专场报告中,医学院来自蒙古的硕士研究生Dulguun Juramt分享了主题为“Camel Heavy Chain Antibody and Camelid PD-L1 Nanobody”的报告。她使用骆驼纳米抗体进行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结合PD-L1的纳米抗体,并分析了其在原核及细胞表达系统中的抗原结合活力、亲和力、稳定性,为今后构建多价或多特异性抗体或体内分子显像示踪剂等提供了参考。
农业与生物学院博士研究生来自韩国的Kim Gowoon分享了主题为“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Multi-targeting Mechanism of Dehydrocorydaline from Corydalis Turtschanoinovii Bess. Against 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报告。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她的最新研究发现,脱氢紫堇碱可以作为一种天然有效的抗菌剂,此发现为开发新型抗菌剂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问答环节,与会师生积极参与互动,各位分享嘉宾就同学们提出的有关研究领域进展、研究成果应用场景、研究局限性和突破等问题给予了细致解答,进行了较深入的交流。作为“大师讲坛”十周年庆典的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国际研究生学术论坛为中外学生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疫情期间中外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进一步营造了“学在交大”的学术氛围。未来,研究生院将秉承交大国际化办学宗旨,举办更多具有前瞻性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为国际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渠道,努力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