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办工会妇女小家开启海派建筑寻踪之旅

 

如果要在上海寻找一条马路,最能代表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与记忆,那么武康路无疑是很多人的选择。因此,为了领略上海历史建筑的风貌,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2019年10月12日下午,党政办工会妇女小家的女同胞们来到徐汇区武康路,开启了海派建筑寻踪之旅。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全长1.17公里,北起华山路,南接淮海中路。这条穿越上海百年历史、闹中取静的静谧小路,无数政客文人都青睐于此,三十多处历史建筑背后,有着一段段惹人遐想的故事。武康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

 

女同胞们首先来到武康路的代表性建筑武康大楼。如巨轮一般的武康大楼就是赫赫有名的诺曼底公寓,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大楼的骑楼设计、通体的红色砖墙、转角挑阳台、三角形古典山花窗楣等,都有着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烙印,令人陶醉其中。

 

 

接着,女同胞们踱步来到武康庭。武康庭处于前法租界保留最完好的精华区域,也是武康路上不可错过的一道风景。女同胞们饶有兴致地拍摄随处可见的各种历史悠久的保护建筑,西班牙小尖顶、法式红砖老宅等等,令人流连忘返。

 

 

沿着武康路继续漫步,一个极具特色的欧式阳台映入眼帘,女同胞们纷纷举起相机驻足拍照,原来这里就是位于武康路210号的“网红”——“罗密欧阳台”。这幢西班牙式花园住宅洋房建造于1923年,作家陈丹燕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中写道:“不知道哪个朋友曾经点着它说,那是罗密欧要爬的阳台,从此,大家都叫它罗密欧阳台。”

 

 

接着,女同胞们来到武康路393的“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在这里可以得到关于武康路前世今生的详细资讯,深度了解武康路的历史变迁。

 

 

最后,女同胞们探访了位于武康路113号久负盛名的巴金故居。在这幢花园洋房里,交织着巴金后半生的悲欢。漫步于此,身临那段真情岁月,向文豪致敬。一楼的展览室里陈列了巴金的手稿,蓝墨水写的字,看着很亲切。二楼是卧室与书房。到楼上,首先迎接我们的是整面墙的书架,藏书很多,中文的、各种外文类、还有一些工具书,像个小型图书室。大家思绪万千,仿佛回到了巴金先生在此挥毫泼墨的峥嵘岁月。 

 

 

此次海派建筑寻踪之旅,庭院深深的洋房和弄堂深藏的文化与历史,令女同胞们不仅欣赏了海派建筑之美,也体验了上海繁荣发展的历程。

             来源:党政办工会妇女小家

版权所有:2017年 上海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 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沪交ICP备20180221

技术支持: 上海维程